咨询电话:13305142280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2020年中国新闻视频行业的四大发展趋势

来源:米乐游戏下载    发布时间:2023-12-11 18:09:03

  

         

  第1件是央视主播康辉第一支vlog微博线亿,第一季完结,众粉丝都表示这主播腔太可爱了吧,很期待第二季!

  其实短视频“国家队”的这事已经提了好几年。然而也就是这几年,抖音平台的用户日活从3000万上升到3.2亿,快手平台12个月实现6000万的日活增长,微信平台日活10亿用户下的小视频能力全面开放,迭代了4个大版本,同时隶属“国家队”的“央视新闻”媒体号终于入驻了快手和抖音。

  2019年双十一大家用淘宝或者美团点评,我们会发现短视频慢慢的变成了商品和食物展示的基本形式。淘宝内部曾经认为,未来淘宝上可能90%的内容都是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在我看来,电子商务平台品类展示的视频化似乎来得更快更猛,或已然全部视频化。

  微信,在公众号、看一看、朋友圈、搜一搜、小程序等全微信的各个“泛入口”,针对短视频做了优化配置,更是放开了对快手和微视的限制。你可以这样子理解微信做这个目的,微信三板斧,即时沟通、互娱支付、私域传播,因为“视频聊天”更亲密,也因为“视频娱乐”更自在,更是因为“视频传播”更直接。

  2018年,快手用12个月实现了6000万的日活增长,DAU达到1.6亿;而今年春节以来,快手用5个月就实现了4000万的日活增长,DAU超过2亿。

  到2020年,中国整个短视频市场DAU差不多达到10亿,相当于微信的DAU数字。

  2018年,快手用12个月实现了6000万的日活增长,DAU达到1.6亿;而今年春节以来,快手用5个月就实现了4000万的日活增长,DAU超过2亿。

  到2020年,中国整个短视频市场DAU差不多达到10亿,相当于微信的DAU数字。

  数字的背后看似是短视频正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实则是视频平台外需媒体化,社会化媒体平台内需视频化交融。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快手,在10月份的新京报和快手主场的“长风破浪”峰会上,快手官方称“6000+”政务号、2000+媒体号、媒体号日活3000W+,数据不知道真假,态度显然很刚。

  参考抖音借下沉迎来用户爆发的经验,快手的方向是向上破圈,在南方市场和一二线市场等薄弱市场扩大渗透率,大力推行垂直化与媒体、MCN合作,强化平台的媒体化运营。

  这与微博二次崛起时期发力媒体化如出一辙。视频媒体化有利于吸引不同圈层和兴趣的细分用户,提升用户数量和创作者规模。做好媒体化的重要基础是大V级媒体及其MCN带动。由于不同垂类的商业模式不完全一样,内容垂直化带来的是变现规模的扩大与深耕。

  另一个案例,前边在新京报王爱军老师的朋友圈有看到他分享的一条信息,说现在“我们视频”的工作日视频生产分发大概是130条左右,日均100条。加上新京报动新闻和其他部门的视频产量,新京报的视频内容每天接近160条,超过报社单日图文内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新京报由此实现了从图文内容生产平台,向视频和图文并驾齐驱的融合内容生产平台的转型。

  其实在报业转型过程中,绝大部分的纸媒抓住了媒体视频化的时间窗口,这一段时间窗口给其带来了视频生产团队、经验、平台运营的积淀,两三年前做和现在做肯定是不一样的际遇,所以我们才可能看到诸如新京报、澎湃新闻等超级“视频媒体战舰”,当然,我们也相信并且会看到慢慢的变多的新的战舰将会从港口发出,毕竟,“媒体视频化”这个变式是媒体转型的真正意义上的未来。

  新闻短(小)视频的内容同质化严重,突破点在哪?无一例外,突发视频最抢流量。这是流量思维,而这思维下有最为典型的就是这么个事情:

  视频源非单一性。多家媒体争抢第一手资源,但一手资源并非唯一提供。特别是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意味着,这个一手资源是任何人都可以用,或者只需要打上标签来源即可。

  流量搬运廉价性。从抖音到快手,于生产只需要一个下载键,似乎这个自媒体常用的招很有效,还经常尝到爆款流量的甜头。但于你而言,还是只是过往流量,认同的不是你,仅是这一个视频而已。

  视频版权无关性。据YouTube的官方数据,该平台每天用户上传的视频数量大约为30万个,不过仅有35%的视频拥有明确版权,26%由版权持有者经营,其余的视频中接近9%的视频会因为侵权被下架。然而,因利益而衍生的盗版行为,却也因为利益的急剧增长,而被内容创业者们快速突破。短视频因为短小、更新快,盗版者往往不像盗电影那样有极强的专业剪辑能力,只是短平快的做内容分发,初期看似损失了些流量,但如果我们是在做IP呢?

  用户正在涌向新的屏幕和平台,内容所有者、制片方以及创作方希望能让自己的作品被尽可能多的人看到,他们正日益转向IP技术来为未来的视频制作和分发作准备。而内容制作方恰恰可以在新的数字世界中获益最多。

  媒体视频IP化最典型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内在内涵定位和外在包装形态实现对内容的统一IP融合。就好比大家都在讲香港问题,从媒体传播、媒体所在、其对应的内容生产定位天然就应该是不应一样。

  我身边有相当多的电视人、新媒体主编、也有很多的媒体主播,但我一直很好奇和一度怀疑一个事实,那么,那么多光鲜亮丽的电视人媒体人,为啥一直没有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短视频领域里闹出点动静?

  视频版权的问题及视频创收的问题似乎也成为媒体视频创业者、营运者不可跨域的问题。

  KOL和YouTube模式救不了国内的视频产品,Vlog 也不是救命稻草,恰恰相反,这只是极少部分文艺女青年的低频爱好,同时被KOL作为个人品推的内容手段,产生了较大的迷惑性,因为核心是KOL的个人魅力,而不是Vlog这种形式。

  这就是超越拍摄和剪辑以外,更高维度的技能要求了——产品能力。IP运营能力,才是运营短视频成功的根本。而IP运营能力是在整个运营和市场营销框架内的,视频只是产品之一和呈现形式,和一个图文类自媒体,出版书籍,广告物料,对于一个操盘手来说,并无二类。

  本质上IP化成功的标志是变现能力的上升。IP属性经过一轮轮的强化,更具有议价和变现的能力。最近在翻看澎湃新闻的大国大桥和破茧这两个专题视频策划,说是专题确实是的,毫无疑问还是有点可惜。我时常在想,如果再往前走一步会怎么样?破茧能成为一个视频IP吗?那大桥是IP吗?还是视频里边的主播能成为IP?还是媒体机构成为IP?

  仅有一个明确的LOGO、明显的风格、认证上写着某某机构、知名某某未必是IP化成功了!但媒体视频IP化一定会优先从形象沉淀、视频文化、私域圈、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感情等层面进行更多高成熟度的视频产品化开发、高精细化的视频运营。

  前些天,人民网面向社会发放了首批共67张《互联网内容风控师(初级)证书》,大概长这样。

  但在我看来,内容风控师它本质上倡导的不是一种技巧,也不是一种荣耀,更不是一种身份,倡导的应该是一份职业素养。所以它不是一个面儿上的事情,而是落到实处的,且就内容的做法时时刻刻都体现着该有的应有的专业素养。

  作为专业的媒体内容生产机构和个人,加强对内容管理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导向性,不断的提高对内容管理能力和内容安全效益是不可推脱的责任。

  而恰好在此期间,某电视台因为设备问题导致播出的暗访视频中出现画面,引起全民负向舆论浪潮。

  内容风控状态不在线,再强王者也垮掉。作为专业的新闻媒体记者和编辑,团体一定要有内容安全风险意识。从采、编、审、发的每一环的每一个岗均需要有这意识。

  再者,内容风控善用并优选工具。视频风控的难度远比图文类要大,而目前除了C端产品类要使用到诸如AI鉴黄暴恐、涉敏、涉政的视频内容之外,媒体内容的风控其实无需投入大成本去做这类看似防范未然的事情,反而要在生产和策划阶段有的放矢,优选生产风控工具。

  比如应用视频比对工具,加强对视频的在线审核,确实有时候,不可能24小时在工作岗位,传统的非编网局限性可想而知,所以要要借助网络上的新型的视频编审工具去提升工作绩效。

  最后,内容风控在线化和敏捷化。谁审,审什么?怎么改?要有明确的在线记录和敏捷处理方案。不能糊涂账,微信、QQ不适合做在线审编记录,更重要是,视频编辑和视频审核就永远处理脱线断链的状态了。

  ▌我用云非编实现视频的编剪后,把生成视频一键提审到责任编辑,在线等审核意见和审核批注。

  ▌责任编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的批注,用涂鸦式的方式实时的提交视频内容审核建议和意见给到视频小编。

  ▌这样,我们的视频编辑、责任编辑在同一条时间线上高效且有趣的进行着视频编审工作。

  再谈矩阵,实在避开不了要回答一个现实情况,可以看一组数据。在浙江的长兴县,220多个镇级、村级政务类微信公众号停止运营,停运政务公号数量占到全县微信公众号数量的80%。这些只是在分发矩阵里的一角,所谓“百微千端”,在当年的政务机关、媒体机构新媒体运营中现在看上去很奇怪,当时却是正常。毫无疑问,避而不谈矩阵,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我们失去了复盘的机会。

  分发矩阵化的演变应从“一个视频”多平台分发,转向“一条”内容多平台分发,从平台数量转向内容本身的定位。传播渠道从大屏到小屏,从内容营销到内容双选转化(营销必反,信息轰炸,信息垃圾怎么分类),单一渠道拓展到到多内容的分发矩阵。

  运营矩阵化的演变应该从“一人多号”到“多人多号,多号一人”的角色化运营。面向平台和用户,非账号化,而是角色化。从大众走向私域,每一个你的关注者、你的粉丝都值得被人性化,更值得深度情感化。

  经营矩阵化的演变是从“一项”视频到“一链”视频。从二更集团旗下的二更传媒已建立起包括二更视频、二更食堂、更城市、更娱乐、mol摩尔时尚、贩音馆等40多个内容品牌矩阵链。视频内容生产服务者不要刻意克制多矩阵链的拓展,主要看时机。

  生产矩阵化的演变是从“单机生产”到“分布式生产”。MPC视频制作岛 (VPI)生产模式正在被主流视频生产团队采用,它脱离一人一机的生产模式,它实现的是生产采编从硬件化到软件化、生产系统从本地化到云化、生产方式从特效化到现场化、生产内容从技术流到记录流,从直播到短视频的分布式采编发审一体,推出敏捷、高品质的视频成品。

  尽管视频直播成为媒体机构内容生产的标配,却未能进一步赋能媒体在品牌、利润上指数级提升。而头部媒体的视频直播除了在两会、突发类视频直播中一显身手,纵观整个视频直播行业势态下,用户吸引力毫无疑问被秀场类、泛娱乐类平台吸走。

  头部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情况更不容乐观,用户不会因一场直播而前往下载一个客户端,更不会守护和付费订阅一场新闻直播。

  在媒体视频直播渐少的2019年,在今年的天猫双11上,淘宝直播慢慢的变成了品牌新的增长点,超过一半天猫商家都通过直播取得了新增长,直播间已经是品牌商家标配。

  01时03分,淘宝直播引导成交超去年全天。08点55分,淘宝直播引导成交突破100亿。而淘宝直播 2018 年带货超过 1000 亿,同比增速接近400%。

  同时,平台专业主播数量也在迅猛增长,每月带货规模超过 100 万的直播间有 400 多个。淘宝直播负责人赵圆圆称,未来三年,成交将突破 5000 亿。

  在上周,我参加了一个小型研讨会,会上有一家媒体(市级)说,他们的直播营收已经实现200万元+,在多家唱衰新闻视频直播的时候,为毛他们能够做到营收。

  现场就在这里,事件摆在眼前,媒体的定位和技术因素必然决定这场直播有不一样的结果。既然是“新闻视频直播”,必然和新闻的类目有非常大的关系,也和视频直播的技术及承载形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爆料、网络校准的拍客素材加工处理后,作为现场第一手的视频源,也是直播的开端,再配以编辑、导播、记者的分工决策,便可以开启一场突发类的微视频新闻直播直播。

  有媒体大咖说如果一场直播拆不出5-10段精彩视频片,那么这场直播便毫无影响力可言。

  以往想要把西湖搬到餐桌上来,除非你把整个演播室搬过去。现在不一样,通过AR的方式,便可以把浓缩的西湖移到任意的移动演播场景中。

  更重要的是,新闻视频直播将迎来另一场形式风暴,可视化数据及可视化的新闻演绎会让内容的传播更为立体、用户的感知更为立体。它可以感知到一处事件所带来的数据化以及演绎所带来的认知震撼力,这也是缘何各媒体开始成立动新闻工作室的原因。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13305142280

微信咨询
米乐游戏下载
返回顶部
X米乐游戏下载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30514228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