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网址app:一周文化讲座|听伊莎贝尔·于佩尔读杜拉斯
时间:
2022-09-06 |来源:hthvip华体会 作者:华体会软件

  张玉瑜(浙江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任丛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如果你曾考察过传统大木作团队的营造现场,你会发现工地中几乎看不到任何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图纸”,但工匠们却都能各自使用斧头、凿子、锯子等工具井然有序地进行构件加工与榫卯制作,而大木匠首则“左执引、右执丈”在现场指挥与安排,这情形似乎与一千多年前唐代柳宗元所看到的没有太大变化。6月9日,本次活动将会讲解木匠技术之后的一套体系化的工作模式与特殊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与认识传统建筑体系,一窥传统社会的组织形式及文化精神。

  甘南位于甘肃省南部,历史上曾为吐谷浑国范围,在唐中期先后被唐王朝以及吐蕃王朝争夺。自格鲁派建立以来,甘南成为了格鲁派重要的文化区域。拉卜楞寺的辩经,郎木寺的佛台,达尔宗湖的预示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大量的神秘之谈。释觉团队历经九日,前往甘南腹地,通过无人机拍摄、录音以及非正常录制等方式采集甘南藏地最为神秘的地方。本次分享会他们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并分享给大家。

  岳永逸教授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专著有《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等。本次讲座岳教授将从专业的角度解读朝山:庙会的聚与散。

  在西方音乐史上,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指挥家汉斯·冯·彪罗曾将他与巴赫、贝多芬并称为“3B”,足见他的艺术成就与地位。作为浪漫主义中后期的作曲家,在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等人引领的潮流之中,勃拉姆斯俨然是一个“异类”,他的音乐内敛而精致,注重结构与内容的平衡。他的四部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脍炙人口的《匈牙利舞曲》都成为了如今古典音乐舞台上最常上演的曲目,而他与舒曼、克拉拉夫妇的故事也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本周六,青年乐评人高建将与大家继续欧洲音乐版图之旅,感受勃拉姆斯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幅16世纪的名画,暗藏多少文艺复兴的秘密?细品之,可见宗教的纷争与国家的碰撞、科学的革命与哲学的思辨;再品之,又可见东方与西方的竞争和交流、大航海时代的财富与血泪。本场讲座将帮助您触摸到不一样的全球性视角中的文艺复兴全景。

  6月10日,曾任明星经纪人的曾鹏宇携新书《世上有颗后悔药》与“槿汐姑姑”孙茜,现场同你聊聊他们人生路上的选择与后悔,讲述这世上是否真的曾有后悔药,喝完后我们可以一边后悔,一边肆意!活动现场,“槿汐姑姑”孙茜将和我们一起聊聊那些年她做过的选择:学表演后她没有去跑剧组却坚决选择当一名话剧演员锤炼演技,是否后悔过这样的选择?

  “自我批评”是对当下现实、知识立场和艺术创作的反思,是对既定立场和惯性回避的直面应战。本次讲座邀请到三位演讲者:文学史家洪子诚教授、艺术家和出版人李路明老师,以及本次展览的回应人之一、艺术家王友身,他们将分别从各自的实践领域出发,在主题演讲中分别涉及现实道德、知识生产和艺术创作等问题,这既是对本次展览的回应、补足与扩充,也是对“自我批评”现实语境的深入探讨。

  油画棒,是一种油性彩色绘画工具,它应该是我们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最先接触到的画具之一,笔触粗犷,不好控制。而翻开这本《油画棒创想绘》,所有天真的认识被彻底颠覆啦!油画棒细腻的质感加以辅助工具的精雕细琢,绘制出的图案精致到闪闪发光!你有多久没有拿起过画具涂涂抹抹了?6月10日来库布里克吧!插画师武芃(@巧克力电台)亲临现场分享她手中油画棒的魔力和她脑袋里斑斓的色彩!

  嘉宾:吴琼(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汪海(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朱玲玲(外交学院讲师)、张光昕(诗人、文学博士)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07年生于索恩-卢瓦尔,2003年逝世于巴黎。布朗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如乔治·巴塔耶、列维纳斯、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德里达等,布朗肖在这些人的文本中形成一种“深渊般的回响”。本场为此次纪念活动第一场,主题为“相遇布朗肖:我们的秘密伙伴”。作为最神秘的作家之一,布朗肖几乎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生命的线索。他一生行事低调,中年后不接受采访与摄影,到2003年他去世之前,人们甚至都不清楚,这个被称为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失踪者,到底是否还在人世。布朗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写作和思想又有着怎样的轨迹?围绕布朗肖与列维纳斯、巴塔耶、福柯等人有形或无形的友谊,让我们相遇布朗肖,倾听这位“秘密伙伴”的心声。

  对于晚清中国的各种变迁,以及其中诸多重要历史人物如慈禧、光绪、奕䜣、李鸿章、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今天该如何解读和理解?知名历史学家马勇先生新著“晚清四书”叙述了1894-1911年从甲午中日战争到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亥革命的过程,为理解晚清提供了一个平和而带有温情的历史视角。本次沙龙,将围绕上述历史过程,讨论清王朝由觉醒而自救,最终失败的命运,并重新认识、解读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嘉宾:王立秋(译者、北京大学博士)、黎幺(出版人)、陈家坪(诗人、纪录片导演)、PoOk(译者、出版人)

  本场为布朗肖纪念活动第二场,主题为“奥斯维辛之后,沉默如何可能?”。在对奥斯维辛的思考中,莫里斯·布朗肖的书写承担着无言之人性的沉默,它被沉默所承担,它是沉默的“跳动之心”。我们所有人都在那里,在一个人向着他者在场的礼节中,在总是最后时刻的平常日子里,每个人怀着一种不可穷尽的敬意,转向了他者。灾异,如布朗肖的好友安泰尔姆所说,就是“这手无寸铁的言语的浩瀚,是至尊的人性弱点的黎明”。

  邓小军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尤着重于陶渊明研究、杜甫研究研究特色、诗史互证、诗歌思想与艺术研究等,著有《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诗史释证》等。本次讲座,邓教授将结合专业知识为我们讲述洪昇《长生殿》的微言:董小宛入清宫。

  昇平署是清代宫廷戏曲演出机构。国家图书馆藏《庆赏昇平》为清内府彩绘戏曲人物图谱,多出于徽班剧目中的实际扮相。图谱所绘穿戴与故宫所藏戏衣、头盔等实物相符,人物神态,刻画极为精细,戏衣刺绣考究,绘制精工,当为进献清宫帝后御赏之物,是研究京剧早期行头、脸谱的珍贵史料。本次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工京剧武生赵永伟,他将详细讲解《庆赏昇平》的武生形象。

  上海译文出版社最近引进出版了英国国民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新作《儿童法案》,小说中麦克尤恩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女法官面对的道德与法律的困境:到底是尊重宗教信仰、个人意志,还是应该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背负着文明社会的沉重枷锁,人性的天平最终将向哪一边倾斜?本次活动,我们将邀请著名学者陆建德和著名作家徐则臣、张悦然和止庵,一同就小说展开一场有关儿童福祉、法律、宗教和道德的对话。活动现场将播放作者麦克尤恩朗诵《儿童法案》片段视频。

  嘉宾:白轻(译者、出版人)、张光昕(诗人、文学博士)、李冰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王炜(诗人、戏剧写作者)、叶磊蕾(首都师范大学讲师)

  本场为布朗肖纪念活动第三场,主题为“写作的任务:朝向未来的文学”。在《未来之书》中,布朗肖追踪了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一书中提出的写作,布朗肖更为尖锐地指出,如果写作的任务在于进入文学的殿堂,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拒绝“写作”。写作,在布朗肖看来,就是最终跨过从文学到殿堂的那道坎。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有写作,才有文学。写作让我们进入一个无需再担心文学秘诀的世界,一个零度的世界,一个所有作者均保持沉默的世界。

  当你走在远古的石窟中,是否被一座座造像所震撼?是否仿佛有无数的感慨,却又不知道如何说起?本周日,火爆的走进敦煌系列讲座又来啦,刘晓波老师将为我们详细介绍佛教造像及石窟,大家一定不能错过。在本周的讲座中,刘老师将为我们分享:1、讲解敦煌石窟的经变绘画;2、对比的来看敦煌与新疆、内地的相应题材。

  从《芈月传》到《大秦帝国》的热播,秦朝历史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大家特别关心的一个话题。李开元先生的历史推理作品《秦谜》糅合历史和推理两大元素,以一种全新的历史视角破解秦朝千古之谜,为读者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6月11日,中信书店邀请秦汉史专家李开元教授和文学鬼才马伯庸进行对谈活动,以“历史可以这样写吗?”为题,与读者一起探讨关于历史写作的突破性尝试。

  本书是法国著名摄影师阎雷一生中最大的两个爱好的结晶。他从自己大量的蝴蝶标本收藏中精心甄选出近百只,将镜头对准了蝴蝶这一自然界中的精灵,用超级微距摄影技术展现肉眼难得一见的震撼景象。作者从小就爱好观察蝴蝶,遇上摄影之前,他坚信自己以后会成为一名研究蝴蝶的专家。后来他背着相机到世界各地去旅行,用镜头捕捉一个个美丽的瞬间。6月11日,跟随阎雷(Yann Layma)赏自然之大美,探生命之秘境。

  嘉宾:王硕(“坏蛋调频”创始人)、伍叁伍伍(“坏蛋调频”联合创始人和主播)

  嘉宾:米格尔·尼科莱利斯(杜克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高上凯(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高小榕(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毕胜(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名誉院长)、洪波(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王毅军(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

  嘉宾:陈丹青(文学家、画家)、盛原(音乐家)、高平(音乐家)、Anne Harley(女高音歌唱家)

  高平受到世界诸多音乐名家及团体的委约写作,其作品得到广泛表演,许多重要的国际音乐节和音乐厅,如美国阿斯本、德国德累斯顿、卡内基、林肯中心、圣彼得堡爱乐、中国国家大剧院等著名音乐殿堂均推出了他的作品。本次高平巡演的首演拟定于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音乐家盛原、美国女高音歌唱家Anne Harley和著名画家、文学家陈丹青先生将作为嘉宾出席首发音乐会。

  嘉宾:黄强(《文汇报》总编辑)、郑逸文(《文汇报》副总编辑)、周毅(笔会主编)、舒明(笔会副主编)、潘向黎(笔会编辑、《文汇报》特聘首席编辑)、陆灏(笔会编辑、《文汇报》资深编辑)、谢娟(笔会编辑)、吴东昆(笔会编辑)

  文汇笔会,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副刊品牌之一,也是至今华语文学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有诚恳敦厚的文学传统,又是新鲜活泼的时代之音。一代代编辑,为读者维持了与一代代文章大家的关系。思南读书会有幸邀请到文汇报领导和“笔会”的全体编辑,以他们编辑出版的70周年纪念集《歌以言志》为由头,谈一谈笔会的故事,谈一谈编辑们与作者大家们的故事。

  “中华未来主义”、“亚洲未来主义”,被模糊地指向一种东亚色彩的当代科幻,其背后加速主义(Accelerationist)或是我们身处人类纪(Anthropocene),都将未来推向了我们,甚至我们开始相信未来本应属于中国。可当我们面对未来时,我们是谁呢?以个体身份对时代的回应会随着未来的到来消失吗?这会是这次讨论的核心主题。上海种子研究员aaajiao(徐文恺)及作者、译者以及酷儿行动主义者李佳桓于6月10日展开一场关于未来主义的对话。

  从文丘里和斯考特-布朗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开始,到库哈斯的《癫狂纽约》,再到犬吠工作室的《东京制造》和此后的金泽、町家研究,生动的城市现实在不断挑战建筑学的体系,投射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同济新村研究的用意也在于此。此次活动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周渐佳将思考当下城市发展与建筑实践的境况,针对具体的项目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策略。

  从晚清到民国,老上海毫无疑义是中国的文化重镇,甚至是文化中心。那些年,上海是全国的出版中心、媒体中心、新媒体(广播电影)中心、意见领袖活动中心、海外新知集散中心……老上海文化机构林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6月10日,海派文化名人小宝、金宇澄将做客钟书阁芮欧店,对谈海派文化,并分享小宝新作《有聊胜无聊》一书中,那些独属于上海文人的智慧与情怀。

  嘉宾:蒂齐亚纳·德·罗格提斯(锡耶纳外国人大学当代意大利文学与比较文学系副教授)、btr(专栏作家、译者)、陈英(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埃莱娜·费兰特的《我的天才女友》系列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这也是全球化叙事的一次巨大成功,它的成功在于从全球化的角度讲述了那不勒斯的故事。本次思南读书会邀请到意大利学者蒂齐亚纳·德·罗格提斯、上海青年作家btr和《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翻译者陈英,就以下方面分析到底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微妙平衡:女性友谊;意大利传统民间文学的叙事手法;那不勒斯方言与现代意大利语糅合;全球化时代特点——城市边缘化。

  你知道吗?艺术和科学都有各自的美。气象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地球学科,它不仅很有趣而且有用,甚至很美、很有爱。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策划的“气象有大美:《地球小孩的天气书》亲子悦读分享会”,邀请可以陪你追风观雨,听雷霆万钧,寻彩虹极光,带你领略世界名著、名画、名曲中的气象现象的科普绘本作者黄卫、资深主持人周婕、阅读推广人丁丽洁,和大家分享你我心中的大美气象。

  在“上海种子”的框架下,以瑞典艺术家组合马慈·贝格特和拉瑟·贝格斯特姆(B&B)针对人类欲望与自然规律的研究,从控制论角度创作的三部艺术影片(《最后的晚餐》、《延长的生命》、《天气大战》)为出发点,由青年学者姜俊主持策划,邀请哲学和宗教学学者对于“控制论”的挖掘:死亡、生命、自然,在“现代性进程”的背景下展开言说。

  上海交响乐团创办的上海夏季音乐节,今年的节目单于前几日公布。上交将与摇滚界的领军乐队杭盖掀起一场交响摇滚,现场也会有经典曲目演奏。团长周平曾经说过,“我们还想在网络、其他一些新兴的形式方面做更多的探索,把乐队资源利用率提高到最高,带给观众更多的音乐享受。”6月13日,让我们聆听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揭秘交响乐背后的故事。

  她是广州电视台新闻主播、广州亚运志愿行动宣传大使。此外,她还是一位旅游专栏作家,足迹遍及五大洲,曾获“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背包达人”称号,并摘取“首席环球旅行家”大赛桂冠。她坦言这一切美好的不像真实在我仿佛还在梦中、未能回神之际,已登上大西洋号邮轮开启圆梦之旅。6月10日下午,环球旅行作家李欣携新书《在最美年华,做最好的梦》,做客UN北京路店重温她的波澜壮阔的海上之旅。

  每晚总有那么15分钟的时间里,他直率的话语能让你笑着,并思考着。但他也不忘时常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老马生活中尽显对文艺的执着,这份对美学追求显然与主持时他的那股子“犀利愤青”劲儿全然不同——为了满足自己内心对艺术创作的痴狂愿望,他办起画展、开起演唱会、还盖起房子……身为艺术人,当然还少不了读书看剧!6月11日,联合书店与聚橙网邀请了四个幸运书友,跟老马一起到联合书店现场品阅《魔法坏女巫》(Wicked)原著本,聊聊身为Wicked“原著党”的养成记心得。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是百万畅销书作家、李尚龙写给千万年轻人的成长激励之书,依然保持了李尚龙直击年轻人痛处的辛辣写作风格,却愈加用心,写得更为有情有义。41篇来自作者亲历、亲闻的故事,如同41个特写镜头,把生活的现实、功利、残酷拆开来给读者看,为读者提供全新的观察生活和审视自己的视角。本次分享会现场,李尚龙还将与读者分享他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乐事。

  6月10日晚上,白谦慎教授将做客方所成都店,分享巨变中晚清官员的文化生活。白谦慎教授将以晚清一些政府官员的日记和信札为基本史料,对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书法活动做比较细致的描述,涉及的问题有应酬书法的主要形式和数量、人口增加对应酬书法的影响以及提高书写效率的种种策略等。他将讨论为什么晚清官员不卖自己的作品,以及中国社会中特殊的索书现象。而主要的关怀是,把对晚清最后一二代政府官员的书法活动的描述和分析,作为观察处在巨变之中的中国社会精英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视点。

  6月9日,原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和好友王亚平做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未来媒体实验室(FML),携新书《我·末代工农兵学员》,为大家带来“变化的媒体,不变的青春”主题公开课,讲述他们在中国巨大的时代变迁中那段不变的青春岁月。本次公开课将采取代际对话的形式,届时五位财经传媒专业的同学将在现场犀利对话敬一丹和王亚平,问在现在,观于过去,悟于未来。

  “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试着把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这首流云小诗中的诗字换成美字,会发现不仅毫不违和,而且对于美也是一个很好的诗意的诠释。台湾著名哲学学者、教育界前辈曾昭旭老师将来元培学堂为大家解读美、美的本质,我们如何获得发现美的眼睛,以此为媒,进一步阐述美育的宗旨,普惠大众,让生活中有更多懂美的人。

  “重新发现中国”挑选了五条线路,找了五位作者分别带队。这五个作者中,除了正午自己的员工,还邀请了作家刘子超担任江南一线的领队。从下个礼拜开始,每周五将发表一篇旅行日记,也欢迎正午的读者们在评论区或后台留言,介绍旅行途经之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美食)。6月10日,“这些地方我们第一次来”分享会,聊聊怎么体会和记录陌生的旅程,如何通过创作,用音乐、文字、图像“留住”这些经历。

  狭义上冷兵器是指不带有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近战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中国古代冷兵器在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册。那一页页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一篇篇叙说着石斧铜戟、金戈铁马的赫赫战绩。当你置身其中便会耳边犹闻“万鼓雷般地,千旗人生风”,眼前犹现“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的情景。本次讲座我们挑了五种古代兵器做交流科普,分别是大刀、鸳鸯钺、红缨枪、苗刀、剑。

  杨兵是书法家、展览陈列设计专家,任西安美术学院兼职副教授、《艺术观》杂志主编,美国费城艺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he Arts)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当代艺术批评、展览策划、书画艺术和当代艺术创作等活动。本次讲座杨兵老师将以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佛教造像为中心,分析北朝村民的精神世界。

  嘉宾:汪明明(作者)、黄梵(诗人、小说家)、胡大平(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零度诱惑》缩影了当下的病态社会,展现了光鲜亮丽的浮华社会中一朵朵畸形绽放的“恶之花”,深刻反思消费社会对女性的诱惑将引向何方。当肉体成为商品,当爱情成为交易,当羞涩不复存在,诱惑被推向极致直至被抽空,最终应验了鲍德里亚所言:“若以诱惑为生,将因蛊惑而死!”6月11日,本书作者汪明明将于诗人黄梵、南京大学教授哲学系展开对谈,分析21世纪的中国女性呈现奇怪的两极分化。

  嘉宾:董豫赣(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童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葛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欣(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

  园林不是风格,不是样式,而是方法。园林首先是思想方案,提供了协调身体与思维、诗意与匠作、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具体方案;其次是一种空间设计语言,让我们有机会建构出一个融合了历史与现实、经验与想象的浩瀚世界,既是回忆,也是关于未来的具象操作,在设计、教学、理论建构和评论等各种各样的实践领域中得到体现。2017年5月,《乌有园》丛书第二辑“梦幻与真实”隆重推出,适逢董豫赣力作《玖章造园》出版,为我们又一次赢来当代造园研习讨论的契机。作为乌有园学术平台系列活动的延续,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当代园林的实践与教学”,五位学者向大家奉上各自的阶段性研究心得,并与其他六位学者和建筑师一道,共同探讨园林的实践与教学中一系列基本但重要的问题。